全国服务热线:400-0379-440

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

北京“旋转木马”俄军装甲战术顶峰其代表的主战坦克还被需要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9 305 次浏览

  从二月底到现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已经超过100天。这100多天的时间里,其热度一直霸榜世界的新闻头条。在这100多天中,又以对亚速钢铁厂的争夺为头条中的头条。

  根据环球网的相关报道,这个拥有多层地下建筑、成百上千条暗道的钢铁厂不仅仅是个顽抗的据点,里边还深藏“大鱼”。

  不过根据6月1日俄方发表的公告来看,其“大鱼”的真实身份,已经确认有美国四星上将埃里克·奥尔森,这是美国特种部队的前司令;除此之外还有英国的中校约翰·贝利和4名北约教官;以及大批的雇佣军。

  为了这几条大鱼,钢铁厂的守军进行了殊死抵抗。虽然没有报道守军的抵抗有多么顽强,但能让俄罗斯使用“旋转木马”战术,其场面必是非常之惨烈。那么俄罗斯独创的“旋转木马”坦克战术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国与俄罗斯举行的“东方2018”战略军演中,俄罗斯突然展现了“旋转木马”战术。每3辆坦克为1组,绕成一个圈,有的前进,有的后退,对目标进行持续射击,看上去非常奇怪。

  在那次军演中,解放军展现了自己的诸兵种合成能力、协作突击能力,以及多种新型战术装甲车。俄军除了羡慕,也就只有羡慕。为了不被比下去,俄罗斯主动展现了自己的看家绝学。

  “旋转木马”是俄军根据车臣战争中产生的巨大损失总结出来的,利用之前空军已经熟练的坦克击杀战术,研制出的地面版。

  有一些作者将其冠有“高加索”前缀,听上去大气上档次。其实“高加索旋转木马”战术还有一段历史渊源,这个我们留在后边讲。

  当时俄罗斯东部军区的装甲部队,也是采用3辆坦克围绕圆周不断运动。当1辆坦克向目标射击时,另外两辆坦克分别在其他位置进行装弹和准备射击。类似于古代火器战争时的“三段击”战法。

  不过俄罗斯将其比作左轮手枪,炮弹如同子弹一样不断射击。按照俄方的解释,“旋转木马”是为了能够大幅增强对目标的火力输出速度,实施不间断的火力打击,理论上能对目标进行持续的火力压制。

  短时间内高密度的火力,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坦克在敌军反坦克火力前的损失,还可以迫使对方还击,从而暴露其伪装阵地。

  一般来说,3辆训练有素的坦克可以在1分钟之内发射24炮,平均2.5秒1炮。这样的火力强度,没有任何目标能够承受轰击。

  如果细化到每台车辆,也是7.5秒1炮。以俄系坦克瞄准系统的平均瞄准时间,可以说完全没有瞄准。

  看似战术粗鄙不堪,其实需要经过很刻苦的训练才能达成。坦克乘员之间配合要默契、操作要熟练,对指挥员的能力要求也很高。

  比如驾驶员必须能够频繁地完成坦克的增速、减速和停车。还要在狭窄的街道、废墟和楼房之间进行高速行动,寻找开火机会;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这种战术只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能够胜任。否则靠人工搬运炮弹是无法完成高密集火力输出的。

  前文书说过,俄罗斯的“旋转木马”战术是空军的坦克歼击法。这一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首创这一战术的是苏系攻击机“黑色死神”伊尔2。

  伊尔2之于“旋转木马”相当于斯图卡轰炸机之于“死亡尖啸”,都是战机依据自身长处演变出的战法。

  对于这款二战期间苏联的飞机,可能很多人都见过其照片。因为国内的某个知名科技企业在鼓励自己的时候,就是将一架伤痕累累的伊尔2照片作为海报,并配以一段红色标题: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伊尔2是由谢尔盖团队设计,这个团队就是伊留申设计局,其代表作是伊尔76运输机。从其渊源可以看出,他们擅长重型飞机的设计工作。

  1938年,谢尔盖团队提出了“装甲上天”的概念,即攻击机关键位置大幅安装装甲板,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点题外话。同时期的德国也有多款出色的攻击机面世,其后期设计的EF126型更是美国A10“疣猪”的原型,为何德国、英国、美国这样的没有想过让攻击机带装甲呢?

  这是因为攻击机的主业是对地支援,属于低空飞行器。低空就容易遭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打击,甚至班用机枪都能对其造成威胁。因此攻击机的灵活性则显得非常重要。

  装甲严重限制了飞机的灵活性,却增加了生存能力旋转木马,这是谢尔盖团队反传统的主要原因。不过这种理念基于强大的工业基础。

  二战期间,伊尔2被击落了将近1万架。这个数据放在德国早就崩溃了,可苏联就没事,因为伊尔2在二战期间生产了3.6万架。

  因此“伤痕累累”是真,“皮糙肉厚”是相对的。尤其是后座的机枪手,平均执行7次战斗任务就会牺牲。比飞机本身的损失还高。

  为了能够让这架浑身装甲的飞机脱颖而出,伊尔2安装了一台性能强劲的发动机。试验机首飞便干出了422公里的时速,给苏联军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几经修改,伊尔2顺利服役。这架飞机的特点是高速度、重装甲,其必然导致飞机携带的弹药量低,航程缩水的问题。

  这种设计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就是没有性能优势的飞机。但伊尔2却“扬短避长”将自己的缺点发挥成为优势。

  飞行员不需要考虑滞空的时间和携带的弹药量,遇到敌人一顿强火力输出,弹药打完了算,之后再回基地补充。

  由于弹药有限,飞行员特别注重杀伤效果。他们发现自己携带的机枪和机炮只能击杀地面人员和软目标,对于德国的重型装甲部队效果甚微。

  于是乎,伊尔2又加装了航空反坦克炸弹。这种子母弹型的反装甲炸弹旋转木马,一次的爆炸面积能够覆盖150х210米,将近3万平方米。对于德国坦克手来说堪称噩梦。

  由于机翼、油箱等关键部位被装甲包裹,伊尔2能够经受小口径枪弹、炮弹破片、榴散弹的直接命中。即使被德国飞机长时间追打,飞机也可以全身而退,由此赢得了“飞行坦克”的绰号。

  为了能够聚歼装甲集群,伊尔2发明了编队攻击战法,即“旋转木马”的雏形。不过当时有个更为霸气的名字,叫“死亡转轮”。

  一组编队中的4架伊尔2在800米高度巡逻,一旦发现德军地面目标之后,飞机便会有组织地解散,接着围绕着地面目标,轮番俯冲倾泻火力。

  飞机在俯冲过程中会产生尖锐的呼啸声,这一点与德国的斯图卡轰炸机非常像。其尖啸声让地面德军心生恐惧、闻风丧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能够将“旋转木马”精髓发挥到的还是武装直升机。由此还引发了兵种之间的革命。

  以苏联举例,由于直升机属于飞行器,其兵种编制最初由空军管理。阿富汗战争期间,传统的战争形势失效,阿富汗的游击队让苏联正规军吃尽苦头。甚至火炮作为传统“战争之神”无法发挥效力。

  面对灵活的游击队,陆军只能向空军申请武装直升机支援。由于跨军种的沟通流程比较复杂,往往直升机得到命令从基地起飞的时候,游击队员们都回家吃晚饭了旋转木马。

  经历了无数次鲜血的教训后,苏联将直升机的使用权下放到陆军的团、营一级,并派遣一位空军人员作为联络官,负责协调直升机作业。

  经过不断磨合,由空军管理的直升机部队逐渐过渡给了陆军。从此直升机部队成为了陆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兵种改革极大地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兵种革命依赖于直升机,尤其是武装直升机的作用。当时苏军所辖的米24武装直升机,完美贯彻了空中支援地面的战术。

  米24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雌鹿”,自1973年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苏军对地火力支援的主力装备。除了苏联,还有30多个装备了该机。

  可以说,近40年来全世界所有的军事冲突中,都能见到米24活跃的身影。甚至在两伊战争中,“雌鹿”还在空中击落过伊朗的美制F4战机,算是创造了直升机空中挑落战斗机的纪录。

  比如全负载状态下,可携带10枚100公斤炸弹旋转木马,虽然做不到轰击目标,但可以进行区域性的火力覆盖;

  不过针对阿富汗的游击队,UB系列的火箭发射器才是正途。192枚火箭弹,配合前方安装的1门机炮,从高空1公里处悬停、俯冲的时候,一张编织的火网是游击队员们躲不过去的坎儿。

  之后“雌鹿”可以利用直升机的飞行特性,在攻击航线末端将飞机迅速拉起,通过急速转弯退出战斗。然后重新飞回1000米的高度,再度重复之前的动作。

  苏军之所以选择1000米的高度进行修整,是因为欺负阿富汗当时的防空能力差。直升机可以肆意盘旋或者悬停,甚至在附近直接空降部队,来攻击一些直升机不好消灭的目标。

  可让苏联军队没有想到的是,从1980年开始,看似土包子的阿富汗游击队,竟然能够用得起美国产的先进单兵防空武器。

  悬停或盘旋的直升机,在单兵防空导弹的威胁下,几乎成了活靶子,单独出门的“雌鹿”经常在天上遇刺。

  阿富汗的游击队会抓住时间点,趁着直升机攻击停止即将拉升急转弯的瞬间旋转木马,迅速朝其脆弱的机尾发射导弹。

  这一招百试百灵,“雌鹿”毫无招架之力。即使后来苏联人在米24的尾部安装了1挺机枪,其效果也不是很乐观。

  苏军后来被迫改变了战术,要求两架米24组成双机编队执行任务。双机编队的好处在于,一架直升机被击落后,另一架可以实施掩护并进行营救。

  随着任务难度的升级,双机编队逐渐变成4机、甚至8机编队。多架直升机在攻击过程中不断摸索战法,后来发现二战期间伊尔2的“死亡转轮”战术最为有效。

  多架米24围绕一个地面目标做同心圆机动,以保证火力能够不停覆盖,没有间断。这种战法一般只需要3架直升机,最多4架。

  苏联的飞行员当然不会这么傻,最终他们通过不断总结战场情况,将伊尔2创造的“死亡转轮”成功晋级为“死亡葵花”。

  直升机群先在目标上空盘旋,不停用火力压制对方。待所有成员确定好具体目标位置后,直升机组成梯字队形,用机头对准目标,实施火力打击。

  头轮打击结束后,所有直升机像“葵花”的花瓣一样冲各个方向散开。其飞行过程往往做S形机动,并配合以爬升或者减速。

  这样的操作可以有效防止被防空导弹杀伤。因为当时的单兵防空武器瞄准时间比较长,飞机的不规则机动会增加瞄准难度,从而增加生存几率。

  “死亡葵花”是特定时间段的特定战法,阿富汗游击队使用的是初版的“毒刺”防空导弹。现在军事大国装备的单兵防空系统更加先进,甚至在8枚干扰弹欺骗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顺利命中目标。

  不过当时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斗力也不是盖的。他们神出鬼没,既可以在苏军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也可以两次在同一地点设伏。

  如果采用4机或8机编队,应对灵活的游击队相当于高射炮打蚊子,徒增后勤压力。经过不断总结实战经验,最后苏联人发现3架“雌鹿”组成的攻击小组,基本可以胜任75%左右的战地任务。

  尤其是米24混合携带了炸弹与无控火箭发射巢后,飞行员可以在距离目标1万米左右的距离进行火箭齐射,然后用携带的机枪猛扫一通,最后再投掷重磅炸弹。基本对面就没有能起来的了。

  与“死亡转轮”、“死亡葵花”创造的辉煌战绩相比,地面版的“旋转木马”则是因为自保被迫发明出来的。

  军迷们对车臣战争并不陌生,俄罗斯与车臣的战争分为两次,其实就是次溃败,第二次胜利的区别。而“旋转木马”战术则离不开一个伤心的词语,那就是——格罗兹尼。

  格罗兹尼是车臣共和国的首府,占领了这里就意味着俄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了迅速平息叛乱,俄罗斯也是下了巨本,不惜用“高射炮打蚊子”的精神投入大量兵力旋转木马。

  俄军在迅速掌控制空权后,时间开进了4万大军。之前他们扬言用两个伞兵团就能打败车臣,现在4万大军已经体现出足够的重视了。当然,后来增添至8万的兵力是初战失败的补救措施。

  与4万大军一同前来的,还有2000多辆装甲车与坦克,仅行进队伍便铺了200多公里。但谁也不会想到,这一惊人的数字在后边成为了笑话。

  没有匹配战力的车臣叛军,将战场拉进了城市。城市战中,坦克庞大的身躯施展不开,再加上俄军当时部队内部协同性差,缺少夜视设备无法进行夜战,还有直到现在仍旧没有完美解决的军方通讯等问题,都成为压死骆驼的第N根稻草。

  总之,在一系列错误因素的杂糅下,俄罗斯在次车臣战争中惨败。其中更大的败笔,就是最快攻入格罗兹尼的131旅。在游击战式的攻击下,这支部队几乎被全歼。

  与131旅相比,其他部队的情况也并不乐观。近卫74摩步旅在支援876伞兵旅攻占车臣议会大楼时,同样遭受了重大伤亡,装甲力量损失殆尽。

  此时近卫74摩步旅中,一名叫涅姆佐夫的上尉连长接到命令,要求挡住来自“高加索”宾馆和总统府大楼方向的车臣援兵,使其无法越过孙扎河,阻击任务长达两天。

  涅姆佐夫上尉急中生智,模仿当年伊尔2“死亡转轮”的模式,将坦克围绕“高加索”宾馆附近多角度配置。当有敌人来袭时,4辆坦克始终保持快速横向运动状态,然后依次向目标开火。

  在火力封锁的两天中,4辆T72B坦克中只有涅姆佐夫的坐骑被RPG7命中1次,且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这种“死亡转轮”的地面版战法,因类似于旋转木马的操作而出名,又因在“高加索”宾馆附近出现,被冠以“高加索旋转木马”。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在今年的俄乌冲突中,近卫74摩步旅遭受到了重创,两个营几乎被全歼。此战被美国作为乌克兰歼敌的范本在世界广为宣传。不知道这两个营中有没有当年那位涅姆佐夫上尉。

  之后此战法被大家效仿。随后爆发在格罗兹尼“二月”车站的争夺中,俄军用5辆坦克施以“旋转木马”战法。

  由于运用技术日渐成熟,且坦克数量较多。俄军从当年米24升级的“死亡葵花”中找到灵感,在攻击时围绕目标点不停变换路线,不再是简单的横向机动。

  仅仅用了15分钟,5辆坦克便摧毁了两处坚固的火力点,歼敌近百人。5辆坦克互相配合,围绕着车站,将附近的居民区和街道都划归为机动区。

  坦克在机动区域内转圈,对目标开火后迅速离开,躲避敌人的反坦克火力。这样打打走走,不断利用地形掩护自己。根据战后计算,车臣共向这5辆坦克发射了16枚反坦克导弹,30余发火箭弹,全部打空无一命中。

  “旋转木马”战法的主要核心是3到6辆坦克配合行动,以目标点位为中心散开,不以正面强攻为手段,而是进行旋转机动式打击。

  多辆坦克在频繁机动之间开火循环,让敌人顾此失彼。高速机动可以严重干扰敌人反坦克武器的瞄准,并增大敌军心理压力。

  还有一项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那就是只有能够自动装弹的坦克才可以实现。目前来说,除了少量的T62坦克之外,俄军的所有主力坦克都拥有自动装弹机。

  虽然俄系装弹机的性能纸面数据要弱于北约的那些对手们,不过实际操作中,俄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名列前茅的。

  “旋转木马”代表了一个反坦克时代,车臣当时使用的火力基本上都是RPG7。即使T72这种披着反应装甲的坦克,正面单挑RPG7还不成问题,如果遇到集火就没有办法了。问题是训练有素的车臣叛军,经常用多个RPG7集火攻击T72。

  在世界别的战场上,先进的反坦克武器随处可见。以“陶”式为代表的火力价格便宜量又足,使用还方便。只需要用瞄准器对准目标,导弹就会自己飞过去。

  而且导弹已经发展到专攻坦克最为脆弱的顶部,让原本无坚不摧的坦克成为了活靶子。现在很多坦克连车顶都要加装反应装甲。

  在这种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俄军以“旋转木马”为基础,衍生出了更多的独门坦克绝技,比如下面要说的“左轮手枪”。

  “左轮手枪”相当于“旋转木马”的城墙版。即在宽广的平原处发生遭遇战,没有城镇建筑的掩护,在当代反坦克火力高度智能化的情况下,坦克如何自保呢?

  俄军选择构筑一道厚厚的土墙,将坦克挡在后面。护墙高度要高于坦克,护墙上会刨开一些较低的开口,方便坦克进行射击。

  坦克编队(最少为3辆)依次到缺口处开火,打完就跑到隐蔽处,换下一辆开火。这样构建一道极高密度的火力。当然参与的坦克越多,火力越密集。

  以3辆坦克计算,每分钟共可以发射8到10发炮弹。这可是125毫米口径的火炮,持续射击可以压制任何目标点位。

  可问题在于坦克的出现时间是不定的,而且打完就跑根本不给你瞄准的时间,火力密度还大。况且缺口处只暴露炮管和部分炮盾。

  如果将那个缺口看做枪口,坦克看成子弹。这种射击就如同左轮手枪一样。因此该战法被称之为“左轮手枪”。可见钟爱于“转盘赌”的俄罗斯人有多喜爱左轮手枪了。

  “叙利亚胸墙”因俄军在叙利亚更先使用而闻名。其实这套战法就是前边说的“左轮手枪”。不过“叙利亚胸墙”与前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还能够防御抢滩登陆。

  “叙利亚胸墙”在“高加索2020”演习中展示过其作用,模拟攻击抢滩的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车辆。所使用的T72B3坦克打法更机动,土墙修筑的更加坚固,土墙所开的缺口也更多旋转木马。

  本来嘛,胸墙就是在战壕外沿圈一圈沙袋,士兵射击的时候可以掩护胸部以下,从而加强了防护。它比普通的土墙要求更高。

  而且“叙利亚胸墙”的协调能力要求更高,因为多辆坦克可能会出现同时射击的情况。如果协调不到位,一则会出现误击的情况,二者会出现“瞄A打B”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内战,叙利亚政府军也创造出了一些先进的战法,并由此启发了俄罗斯这个传统装甲战术大师。

  比如“秋千”战术,最早就是叙军发明的。很多读者朋友应该玩过《坦克世界》,如果您是该游戏的老玩家,那么一定非常熟悉“打伸缩”。

  “打伸缩”是玩家必备的技能。在不能一炮毙命的情况下,利用高低不平的地形和坚固的建筑反复前进、后退,是歼灭敌人、保护自己的基本功。

  叙军通过实战,摸索出让坦克利用掩体打伸缩的本事。同时为了对敌人进行欺骗,坦克后退后会选择在另一个地方突然出现。

  坦克冲出掩体射击,之后迅速退回掩体装填,这样减少了暴露的时间,避免被敌人攻击。由于这种前前后后、上上下下、BABA的反复操作如同荡秋千。由此取名为“秋千”战法。

  “长裤”要求有两个以上的掩体,且掩体之间用战壕沟通。坦克从一个掩体开火后,通过战壕迅速转移到另一个掩体,继续开火。这种多地点的火力不给敌人反应时间。

  想象一下,坦克从腰部(战壕)进入,先到左裤腿(左掩体)开炮,然后倒车回腰部,再去右裤腿(右掩体)开炮。整个运动过程类似“Y”形,看起来类似一条裤子,“长裤”因此而得名。

  以上介绍的这些战法,都是俄罗斯在装甲战术方面的看家本领。说到底,这是俄军冷战时期“钢铁洪流”战术的升华。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不仅代表着俄罗斯与北约在战略上的较量,也是为传统装甲之路正名的更好场所。

  冷战期间,苏联的钢铁洪流代表着碾压与威慑。西欧与北方的巨熊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前者不惜祭出炮射核弹的办法进行抗衡。

  那个时候,苏联的装甲部队与美国的航母舰队代表着两大超级大国的军事实力与政治意志。基本上他们的坦克或航母一动旋转木马,就要牵扯全世界的神经。

  可谁能想到,曾几何时风光无两的钢铁洪流成为了“落后”的代名词,变成现代军事的笑话。一场海湾战争,让美国将制空权的重要性演绎到了。

  那个自称“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的伊拉克,一夜之间被美国送进了石器时代。超越常规的战术、眼花缭乱的战法、频繁出动的战机、以及“坐上壁观”的地面部队,让数量庞大的坦克集群成为了笑话。当时有人在问:主战坦克是不是落后了?

  更先发起讨论的是美国。他们在研究如何依靠制空权克制坦克集群的时候就在讨论:是不是还有发展主战坦克的必要?

  就在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定下基调,要削减主战坦克研发项目时,陆军一名上尉的公开信打破了这一切。

  那名上尉在信中说:你们这帮国会老爷关心的只有军费,你们只在乎坦克是不是花掉纳税人很多钱。却全然不顾一线士兵的想法;

  作为一名亲临战场的老兵,我们认为坦克永不过时。尤其是在街头被敌人机枪压制的时候,我们个想法是该死的坦克什么时候来!

  这名美军上尉道出了士兵眼中主战坦克的真正作用。坦克强横的身板与彪悍的火力不仅对敌人是威慑力,更是对自己人的安心与保障。

  即使坦克被击毁了,其厚重的身板也可以成为士兵的掩体或行进枢纽。能够与士兵打出好配合,才是坦克真正的使命。

  如果说阿玛塔T14作为世界上第四代主战坦克,最能代表俄罗斯当前先进的技术。那么T90系列就是上一代俄军的装甲力量最强。

  由于T80U的动力系统可靠性低,俄罗斯将T80U的先进技术移植到了一代神车“T72BM”身上,新产物便是T90。

  2011年,以T90为基础,借鉴了阿玛塔T14的部分技术,T90M这一代表俄罗斯有人炮塔的最新技术坦克诞生了。

  如此一款被寄予众望的坦克,在乌克兰战场上却表现十分拉胯。终究其原因,是因为T90M在炮塔的后脑勺放了一堆炮弹。

  相比于T90,T90M的炮塔发生了重大改变。多出来的空间用以将车体内部的炮弹放在了炮塔尾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车身被击穿后引发全车弹药“殉爆”。

  可在实战中,乌克兰的士兵往往不会正面对T90M进行攻击,而是趁其与后方坦克拉开距离的时候,用反坦克装备从后边袭击。

  T90M的设计师并非没有意识到坦克后边会遭到攻击,“化石”爆炸反应装甲、炮塔四周用钢丝编织的网格,以及车尾发动机舱周围的格栅式装甲,都是对防护能力的强化。

  更何况俄罗斯错将叙利亚的战场经验挪用到乌克兰。经过在叙利亚的实战测试,T90M自身携带的主动红外干扰系统,对于美制“地狱火”这种第四代反坦克导弹无能为力。因此T90M取消了该装置。

  可是在乌克兰,乌军装备的主要是“标枪”和“陶”式反坦克导弹。T90M装备的主动红外干扰系统还有一战之力,可惜坦克没有安装。

  其实T90M在乌克兰的遭遇,是当今主流坦克界所需要面对的极具代表性的问题。相当于如何解决阿喀琉斯和他自己脚后跟的问题。

  阿喀琉斯作为一代战神,从小被母亲抓着脚后跟浸泡在冥河水中,因此刀枪不入。唯独当时他母亲忽略掉自己手中还握着孩子的脚后跟,这也成为阿喀琉斯的弱点。

  而主战坦克也面临这种问题,在正面越来越坚强的同时,小股人员从后边游击便能干掉整辆坦克,这笔买卖并不划算。

  俄罗斯给出的答案是第四代主战坦克T14。其舱室分离、无人炮塔等设计,正好弥补了T90M的窘境。

  这款在2016年就亮相的坦克,主要是为了在城市环境作战而设计的。坦克小巧,既可以远程侦察,也可以火力支援。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武器和传感器,用来提高步兵人员的战斗力,并提供后勤保障。

  这款10吨重,防御只有钢制装甲板,最快只能跑35公里的“坦克”。无论怎么看,都是陆地无人机器人而已。

  不过在叙利亚战场上,Uran9还是表现出了不俗的战绩。车载遥控的30毫米机炮可以应对应对地面和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

  近、中、远三个距离只要出现难啃的骨头,Uran9便会及时出现。用机炮、机枪、导弹、火焰喷射器一顿突突,其战术效果比一般步战车还要好。

  在乌克兰战场上,面对传统官媒与自媒体无死角的“监督”下,俄军练就的“旋转木马”、“长裤”、“秋千”等新奇战术手段,在极力避免平民伤亡的战场中,几乎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主战坦克的定义是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并没有规定有人、无人,亦或者轻型、重型。主要能够完成作战任务就行。